|
孕前检查 生男生女 |
孕期保健 | 怀孕中期 怀孕晚期 | 分 娩 期 |
产后恢复 营养饮食 |
护理保健 母乳喂养 |
1-3月宝宝 | 4-6月大宝宝 7-9月宝宝 | 10-12月宝宝 |
1-2岁宝宝 2-3岁宝宝 |
学龄前 少 儿 |
给孩子测体温时,如果不小心把体温计弄碎了,水银被孩子吞到肚子里或水银掉在了地上,会不会有危险?
文: 李定国(武汉大学中山医院主任医师)
体温计弄碎了,水银有可能被宝宝吞进肚子里,也可能掉在了地上,这两种情况,都会令人着急万分。 通常我们都认为,水银吞到肚子里要比掉在地上严重得多,实际上是这样的吗?碰到这样的情况,我们应该怎么做?
危险!水银泻地,无孔不入
晰晰已经高烧3 天了!不咳嗽、不流鼻涕,突然就烧了起来,体温最高时达到了39.5℃,吃退烧药后体温暂时退下去了,过了三四个小时又烧起来。看着孩子满脸通红的样子,妈妈急得不得了。一次次地试体温,一心急,甩体温计时碰到了墙上,把体温计撞碎了!看到地上的玻璃碎片和水银粒,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,愣了一会儿,才拿着小纸片小心地收拾好水银粒,扔到垃圾桶里去。做完了也不知道自己到底做得对不对,心里仍然忐忑不安。
打碎温度计,水银掉落在地面或室内桌椅等处后,马上会形成很多小汞珠。由于汞的沸点低,容易挥发,汞撒落后会蒸发,很快会污染室内空气,还可能会通过呼吸道吸收进入血液,使人发生中毒。
金属汞在空气中的最大允许浓度为0.01 毫克/ 立方米,一般情况下,人在汞浓度为1.2 ~ 8.5 毫克/ 立方米的环境中很快会引起中毒。一支水银体温表中含有1 克汞,打碎后落在一间15 平方米的地面上,汞如果完全挥发,那么室内空气中汞的浓度可达22 毫克/ 立方米,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允许标准,会严重危害到人的身体健康。
医生告诉你
● 水银是常温下唯一呈液态的金属,含有它的用品一旦被打碎,水银很快就会蒸发,形成球体滚落,这时,要马上关掉室内所有的加热装置,打开窗户通风。
● 戴上手套,尽快把水银收集起来。收集的方法是:用湿润的小棉棒或胶带纸将洒落在地面上的水银粘集起来,放进可以封口的小瓶中,如饮料瓶等塑料瓶,并在瓶中加入少量水,瓶上写明“废弃水银”等标识性文字,交给社区居委会废液管理人员处理或送到环保部门专门处理。千万不要把收集起来的水银倒入下水道,以免流到别处造成污染。
● 对掉在地上不能完全收集起来的水银,可用硫磺粉末(一般药房均有出售)洒在水银洒落的地方。汞遇到硫磺后,会生成难以挥发的硫化汞化合物,能防止水银挥发到空气中,这样汞的污染也就不存在了。
● 水银在常温下即可蒸发成气态,很容易被吸入呼吸道,引起中毒。因此,在处理散落在地的水银时最好戴上口罩。
● 如果伤口碰到水银,应到医院的中毒防治科进行检查,防止出现中毒现象。
● 在家里打破水银体温计后处理得比较及时、干净,家里通风条件也比较好的话,一般不会引起汞中毒。
无毒!水银穿肠过,“汞毒”哪能留
上幼儿园的强强因感冒发热,吃药、打点滴已经两天,病情好多了。 第三天早上起来,妈妈给他量体温,将体温计搁在强强舌下就干别的去了。可不一会儿,却听强强哇地哭起来,妈妈跑过去一问,才知道强强不小心将体温计咬碎了。妈妈拿过剩下的半截体温计查看,发现水银已经不见了,看来是被强强吞到肚里去了。
爸爸和爷爷听到后吓了一跳,赶紧跑过来问强强肚子疼不疼?有没有哪儿不舒服?强强说没有。爷爷又赶快端来一杯鲜牛奶让强强喝下去,因为他曾经听人说过,水银和蛋白结合后能阻止其吸收。接着,一家人赶紧带着强强来到医院,向医生说明情况,请求医生给强强洗胃。
医生接诊后,经过问诊,得知强强没有腹痛、吐血等情况,接着检查了强强的口腔和咽部,都没有损伤的痕迹。医生安慰强强的家长不必紧张,告诉他们没有必要洗胃,并叮嘱他们回家后炒一盘韭菜,韭菜不要切得太短,炒熟后看着孩子吃下去。因为长段的韭菜在胃肠道不会完全消化掉,在肠道蠕动时会逐渐裹住碎玻璃和水银“珠”推向肛门,能起到保护胃肠黏膜的作用。家长对医生的嘱咐一一照办,结果确实如医生所言:破碎的玻璃和水银在第二天下午就随大便排出来了!
医生告诉你
● 咬断体温计后,水银被孩子吞到肚子里并不会引起汞中毒。因为体温计内的水银是金属汞,而不是离子汞,所以,它在胃肠道内几乎不被吸收,也很难起化学变化,不会转变为有毒的汞离子。
● 可以给孩子吃一些不好消化的食物,比如上面说到的长段的韭菜,能够保护胃肠黏膜,帮助排出水银和碎玻璃。
● 吞入水银后喝鲜牛奶起不到什么作用,因为牛奶中的蛋白质不能与水银相结合。体温计中的水银入肚后一般一两天便能随大便排出体外。
● 孩子吞入水银后的一两天内,一定要处理好他的大便,不要拉在地上,水银是很难清扫干净的,而且“水银泻地,无孔不入”。因此,孩子吞入水银后,两天内要将大便排入便盆中,然后再按照上面所说的水银掉在地上的方法进行处理。
了解更多儿科知识,请进入儿童疾病!
了解更多育儿知识,请进入育儿手册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