已知脑血栓与重症抑郁症相关联,当右脑半球缺血性中风时,重症抑郁症患病率高达25%~60%,抑郁症的出现往往影响脑血栓患者的治疗效果。我科对此类患者采取心理治疗取得满意疗效,现报告如下。
1、一般资料
共60例,全部为住院患者,心理治疗组30例,男20例,女10例,平均58岁(40~79岁);对照组30例,男19例,女11例,平均61岁(42~75岁),两组患者均无意识障碍及运动性失语症。
2、病例选择
全部病人均根据全国第二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CT或MRI证实的急性脑梗塞患者。年龄80岁,颈内动脉系统梗塞,除外TIA、痴呆。未经过溶栓治疗,生命体征平稳,发病1周之内。治疗组30例,单灶性梗塞18例,多发性梗塞7例,腔隙性梗塞5例。对照组30例,单灶性梗塞20例,多发性梗塞6例,腔隙性梗塞4例。两组病人症状、体征、CT、年龄、治疗时间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积分的比较均未出现统计学差异,两组病人具有可比性。
3、治疗方法
两组病人均用20%甘露醇控制脑水肿,用量和时间视病情而定。
两组均用:
(1)0.9%的生理盐水300ml+胞二磷胆碱1.0g;
(2)林格氏液500ml+维脑路通1.0g,静脉滴注,每日1次,14天为一疗程。心理治疗组采用医生与患者每日或隔日交谈1次,每次10~30min。针对每个患者存在的具体情况进行交谈,
主要内容为:
(1)情绪与健康的关系,抑郁情绪能使病情加重;
(2)回答患者对本病提出的疑问;
(3)主动与患者单位、子女、老伴、亲友等进行交谈,解决患者具体问题;
(4)帮助患者认识了解自己的病情,介绍医院本身对患者情况采取有效价廉的药物和治疗方法。
4、疗效评定标准
参照脑卒中病人临床评分标准,按神经功能缺损积分值及病残程度分为基本治愈、显著进步、进步、无变化四级,统计学处理用χ 2 检验和t检验。
结果心理治疗组患者心理状态改善后表现在:
(1)患者心情稳定,抱着“既来之,则安之”的态度,遵照医嘱治疗;
(2)出现了“三多”现象,即交谈多了,吃饭多了,睡眠多了;
(3)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治疗,主动要求增加针灸时间;
(4)加强自身锻炼,患者平均每天增加自身按摩1次,平均30min,要求家属协助按摩。治疗组基本治愈8例,显著进步15例,进步4例,无变化3例,总有效率90%。对照组基本治愈4例,显著进步9例,进步10例,无变化7例,总有效率76.67%。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(P0.05)。
讨论本文通过对照研究发现,心理治疗在脑血栓患者治疗中有不可忽视的作用。在心理治疗中传播了科学知识,密切了医患关系,激励了患者生活信心,消除了抑郁心境,使患者能主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进行自我锻炼,从而提高机体对各种功能的调节和控制能力,增强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。情绪的稳定可出现饮食增加、睡眠充足等其它改变,更有利于肌力的恢复。瘫痪肢体的自我或他人按摩,可改善肢体血液循环,使水肿消散并防止肌肉萎缩,从而促进了肢体肌力的恢复。
相关文章